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论坛在沪召开
2025年11月5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上海赛西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以“标准升级、海外实践、生态扩容”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副司长汪宏,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韩大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相木等嘉宾出席论坛并主题报告。论坛由电子标准院上海赛西总经理张星星主持。来自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服务商、行业协会、高校等50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

汪宏副司长指出,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标准支撑引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他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应加强战略研究,系统评估发展成效,统筹布局任务举措,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一是全面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为关键标准,全力支撑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二是不断扩大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给,以智能制造评估为抓手,识别企业在不同阶段对系统解决方案的差异化需求,推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给体系迈向高水平、专业化;三是持续强化高水平的标准引领,加快智能制造成熟度标准优化升级,鼓励企业打造以智能制造成熟度标准为核心的标准群;四是不断深化评估评价体系建设,建立起国家与地方协同联动的评估推进体系,持续扩大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工作的覆盖面,推动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向国际输出。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二级巡视员韩大东致辞指出,上海市将围绕“智能工厂建设、解决方案供给、智能制造标准群构建”打造三位一体“智能制造”升级版,深入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目标到今年底建成300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
郭楠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电子标准院积极承担工信系统标准化总体院职责使命,积极布局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体系化推进标准贯彻实施,坚持以标准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智能制造标准化、供应商培育、评估评价等工作,全力支撑智能制造取得新成效。
论坛主题报告精彩纷呈,中国工程院钱锋院士带来了《工业具身智能技术与系统-智能制造新范式》主旨报告,张相木主任作《工业AI时代智能制造三大核心要素》主旨报告,国际工业转型中心(INCIT)、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华院计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实践报告。
本次论坛发布了2项重要研究成果,发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两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标准升级引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发布《长三角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5版)》,科学评价城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为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参考。
论坛期间举行了多项重要仪式,发布了首批10家海外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评估证书,实现从“中国方案”到“全球工具”的突破。中航工业集团、中国石油、中国一汽、华润集团、徐工集团、中联重科、海信集团、中天科技集团、海尔智家、歌尔股份、TCL华星光电、比亚迪、隆基股份13家集团型制造企业发起“凝聚企业合力,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联合倡议,参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国家标准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启动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进高校”仪式,旨在打通“标准-教育-产业”人才供给链。智能制造标准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据悉,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论坛已连续举办两届,是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领域高端化品牌论坛。本次论坛围绕“标准升级、海外实践、生态扩容”主题,交流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宣贯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展示智能制造标准化重要成果,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了智能制造标准化在支撑引领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技术适配和水平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