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温度传感器实现国产突破,汉威科技生态圈战略布局再进一步
在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高端温度传感器作为工业测控系统的核心部件,已成为衡量国家高端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特别是在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中,温度参数的精准测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与系统安全。然而,核心温度传感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始终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迈进的瓶颈之一。

近日,汉威科技与重庆斯太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斯太宝”)正式签署战略投资协议,将这一专注高端温度传感器研发的创新企业纳入其产业生态圈。据悉,重庆斯太宝致力于薄膜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基于铂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稳定线性特性,在“薄膜铂热敏感芯片”技术上取得关键突破。该传感器不仅实现了-200℃至900℃的宽温区精确测量,更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强等优势,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端温度传感器领域的长久垄断,实现了从材料、设备到工艺的全链条国产化。
补齐高端矩阵,完善产业生态
对于汉威科技而言,薄膜铂电阻传感器的加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当前的传感市场中,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具备核心技术壁垒与强大的产业生态。
汉威科技始终坚持“内生增长 + 资本助力”双轨并进的战略。此次引入薄膜铂电阻传感器,不仅补齐了高端温度传感器矩阵,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精准测温需求,还进一步完善了自身传感产业生态。
此次汉威科技通过生态圈拓展深化产业布局,展现出中国传感器企业正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从全球视野来看,传感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这对国内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实现从材料、工艺到设备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将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面向广阔市场,未来前景可期
作为高端温度传感器的代表,薄膜铂电阻传感器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该传感器可精准管理电池热失控风险;在航空发动机测试中,它能耐受极端高温并提供可靠数据;在医疗低温存储场景中,它确保了生物样本的安全稳定。这些过去严重依赖进口传感器的关键环节,如今有了国产化替代方案。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传感器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薄膜铂电阻传感器实现国产化突破,不仅解决了特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更展现了我国企业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创新潜力。在未来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构中,此类技术突破或将为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将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中国传感器产业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